• 首页

  • 机构介绍

    • 总会领导
    • 全体理事
    • 机构设置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慈善聚焦
    • 疫情防控
    • 通知公告
    • 党史学习教育
    • 乡村振兴
    • 微视频
  • 慈善基金

  • 志愿服务

  • 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 审计报告
    • 工作报告
  • 会员风采

    • 爱心单位
    • 爱心人物
    • 创作天地

→ 在线搜索

公益宝医疗救助平台

慈善沂南微信公众号

三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2025-04-02 09:19:00

来源:本站

理事会工作报告

在沂南县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上

(2025年3月30日)

慈善总会会长  刘振奎

各位理事、同志们:

        现在,我受第三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2024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沂南县慈善总会第三届监事会提出建议。

一、2024年工作情况

        2024年,县慈善总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慈善联合总会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崇德向善,扶危济困”的宗旨,围绕“助老、助童、助学、助医、助困、助残”等六个领域,积极募集善款,扎实开展各项救助活动及项目实施,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沂南慈善品牌。2024年,共接收慈善资金捐赠3697.59万元,其中非限定性捐赠收入494.05万元,限定性捐赠收入3203.54万元;募集物资50.85万件,物资折价86.77万元。慈善捐赠支出3143.98万元,其中非限定性捐赠支出301.03万元,限定性捐赠支出2842.95万元。

(一)创新形式,慈善募捐成果更显著

        1、网络募捐再发力。总会扎实推进2024年网络募捐工作,围绕同心共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通过网络募捐平台,继续开展四大募捐项目,将“慈心一日捐”、“幸福家园”、“情暖万家”、“急难救济”与“久久公益节”等活动相结合。全年共有三场网络募捐活动,分别是“善行齐鲁 山东专场”活动、“中华慈善数字节”活动和“腾讯久久公益节”活动。我们广泛发动、充分准备,组织召开网络募捐活动部署会安排部署。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和加强督促指导等,圆满完成预期目标。网络募捐总筹款突破1400万元,在去年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基础上实现更大跨越。

        2、创始基金再落实。总会换届后提出了“留本付息”式创始基金的募捐方式,得到广大爱心企业的认可与支持。目前创始基金已成功认捐两期,每期三年。第二期“留本付息式创始基金”认捐企业达72家。在去年经济运行困难的情况下,为切实保障创始基金汇缴,我们对所有相关企业进行科学的分片划区,安排各位副会长带队深入各爱心企业,加强沟通交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创始基金汇缴工作,确保认捐创始基金及时筹集到位。全年已收创始基金438万元。

        3、定向捐赠再延伸。定向捐赠是募集善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形式。2024年,我们将定向捐赠进一步扩大到乡村基础设施、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共向县慈善总会定向捐赠慈善资金3203.54万元,其中包括沂蒙学子圆梦基金收入55万元,建国前老党员关爱基金收入303.25万元,公益宝医疗救助项目收入118.11万元,“99公益”幸福家园收入601.29万元,“99公益”急难救助收入77.63万元,“99公益”情暖万家收入264.16万元,“99公益”全民助学收入32.84万元,“99公益”慈心日捐收入663.99万元,慈善助残收入12.15万元,乡村振兴公益事业捐款435.87万元,同心共建基金(含蒲公英同心基金、和美乡村、慈善文化广场)收入78.75万元,“同心护航共佑未来”孤困儿童关爱基金收入12.23万元,沂康血透康复救助基金收入65.59万元,孝善食堂项目收入61.8万元,登峰校友奖学金收入40万元,困难辅警关爱基金收入14万元,慈善助学“沂童筑梦”(课桌凳)收入10.4万元,甘肃积石山抗震救灾捐款0.24万元等。每一笔慈善资金,都确保来路分明,救助精准。

        4、募捐形式再扩大。在巩固传统募捐方式的基础上,总会通过田园(朱家林啤酒)电商平台、山东信和签订协议,采取销售捐赠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善款募集渠道,设立慈善助老专项基金,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前提下,每销售一箱朱家林啤酒,企业捐赠1元,每销售一箱“红嫂情”牌面粉,捐赠0.5元,用于慈善助老事业。去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新区代表处另辟蹊径,从节日物资采购环节入手,与采购企业签订合同,从采购企业销售货款中提取10%作为捐赠资金,全部用于“孝老敬亲”项目,让传统节日不仅是物资采购发放的节点,更成为传递尊老爱老美德、汇聚慈善力量的契机,为慈善助老注入新的源头活水。总会将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深入挖掘潜在资源,持续探索新颖独特的募捐形式,搭建更广阔的慈善募集平台,吸引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踊跃投身慈善事业。

(二)落实责任,慈善救助成效再提升

        2024年,县慈善总会围绕“助老、助童、助医、助学、助困、助残”等领域,精准实施慈善救助项目,统筹推进慈善救助,助力乡村振兴、扶弱济困、改善民生,不断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1、慈善助老。为进一步推进慈善助老工作,总会召开慈善助老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要求各慈善助老志愿服务组织秉持新理念、实施新措施,积极抓好落实,力求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总会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助老活动。“暖冬行动”传递温暖。寒冬到来,为集中供养的特困老人捐赠爱心床垫和口罩;走访慰问全县困难群众、老党员等,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帮助他们抵御严寒,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走访看望烈士遗孀、烈士父母和沂蒙红嫂等英雄群体,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大米、面粉、面条、花生油等生活物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敬重与关怀,铭记他们所做的贡献。夏日送清凉。为切实做好全县集中供养特困老人防暑降温工作,向天河医养服务中心各敬老院捐赠吊扇150台,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保障老人舒适、安全地度过高温天气。节日慰问显真情。每逢传统节日,总会都精心策划慰问活动。端午佳节,携手长江商学院EMBA四海队共同举办 “慈‘粽’迎端午 善暖老人心”活动,为参战老兵送去价值3万元的生活用品,向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致以崇高敬意;组织后中疃社区慈善社工站及慈善志愿服务队,为后中疃社区70周岁以上的老人送去340箱粽子,让老人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慈善关爱;“九九老人节”前夕,开展 “善满重阳敬期颐” 走访慰问百岁老人活动,为全县84位百岁老人送去1000元慰问金以及大米、面粉、面条、花生油、牛奶、桃酥等丰富多样的生活物资。每到一户,慰问人员都与百岁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真挚的关怀,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安享幸福晚年。春节前夕,组织慈善助老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县敬老院走访慰问孤困老人,志愿者们不仅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还与老人们一起包水饺、话家常,共同营造温馨的节日氛围,为老人们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让他们在敬老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为持续拓展慈善助老的资源渠道,总会积极推动幸福家园孝善食堂网络募捐项目开展。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汇聚点滴爱心,为全县慈善助老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进一步提升了慈善助老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慈善助童。“三八”妇女节前夕,总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聚焦困境儿童帮扶领域,大力推进“慈善助学 关爱‘幸福’女童”项目实施,救助困境女童30名,发放救助金1.5万元,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还为受助女童家庭送去了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物资,改善她们的家庭生活条件。关心特殊教育群体,看望慰问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助力这些特殊孩子康复自立,健康快乐成长。

        3、慈善助医。总会认真实施“数字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救助效率与精准度,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临沂天河医院、县心理康复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确定为“数字慈善”医疗救助定点医院,搭建起便捷的救助服务网络。2024年,该项目惠及195位患者,患者个人自筹医疗费用103.4万元,总会配捐48.54万元,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压力。与县残联共同实施“肩负膝望 髋慰行走”骨关节病救助项目,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特困残疾人员,为他们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共救助53名特困人员,投入救助资金30万元。术后,这些患者的行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联合市慈善联合总会、市人民医院,积极开展无牙颌老人免费镶牙活动。让老人们能够重新享受美食,绽放自信笑容。联合市慈善联合总会、上海医大医院,上海仁德基金会共同开展“临沂暖心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活动,为困难家庭的先心病儿童提供免费手术治疗。通过广泛宣传、基层筛查等方式,筛查出12名符合条件患儿,其中7名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孩子们的身体逐渐康复,开启了健康成长的新征程。后期回访,上海仁德基金会向龙角小学捐赠2.5万元,用于学校采购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等。与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携手,共同实施“情暖手足”项目,该项目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与我县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的优秀医疗救助项目,包括“牵手工程”和“脚踏实地工程”,主要面向可手术矫正治疗的先天性肢体畸形的困难患者和因外伤导致的肢体残疾、功能障碍并有望通过手术干预好转的困难患者实施手术矫正。实施矫正手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率较高,生活质量提升。

        4、慈善助学。为助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给家庭困难学子点亮希望之光,总会积极开展“沂蒙学子圆梦”行动,在县一中、二中分别召开“沂蒙学子圆梦行动”座谈会,跟踪救助15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高一、高二学生,发放4.2万元助学金及生活学习物品,帮助他们安心完成高中学业。“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情暖“六一”书写青春活动。临沂市大阳印刷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0万元的学习用本25600本,为2560名孩子送上了一份充满知识力量的节日厚礼。成功举办2024慈善之夜暨“大爱沂南 情满阳都”助学晚会,市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王连正,县委书记侯占夫,县委副书记、县长冉凡亚等领导亲临晚会现场。晚会上,集中救助困难学生600名,发放助学金110万元,其中救助大一新生100名,每人发放4000元助学金以及学习物品;救助中学生200名,每人发放2000元救助金和双肩包;救助小学生300名,为每人提供1000元助学金与双肩包。这些善款与物资,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关爱,为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将以这次晚会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慈善资源,拓宽募捐渠道,创新救助举措,让更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加入到慈善助学队伍中来,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彰显更大担当。

        5、慈善助困。及时对困难群众伸出援手,是爱与善的生动实践,是社会温情的有力彰显。过去一年,我们的慈善助困工作成果显著,全年累计救助138人次,发放救助金55.7万元,其中大病救助86位,发放救助金34.1万元;突发急难事件26人,发放救助金7.2万元;对26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4.4万元。7月4日,辛集镇遭受龙卷风袭击,东南庄村、榆林子村、城子庄村、世和村等村受灾严重,我们第一时间到村实地走访受灾群众,及时发放5万元救灾款,助力他们灾后自救与重建,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寒冬时节,我们开展了“温暖千双手,美丽一座城”活动,为驻城困难环卫工人捐赠冬用手套2000副,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敬意与关怀。此外,我们还大力推进“幸福家园 扶弱济困”项目的实施,特别是“久久公益节”网络募集活动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募集资金,共募捐76.28万元,这些资金都全部用于救助全县范围内的困难群众,为更多身处困境的人们送去生活的希望与曙光。今后,我们将继续在慈善助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救助质量,为构建更温暖、更和谐的社会贡献慈善力量。

        6、慈善助残。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和关注。我县现有持证残疾人3.5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66%,残疾人体量较大、占比较高、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亟需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持续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帮扶力度。我们设立了“大爱沂南 慈善助残”关爱基金公益项目,会同县残联积极开展第34个“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同心助残 慈善关爱”——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仪式现场,我们向县残联捐赠了轮椅、拐杖等助残器具以及生活物品。众多爱心单位与爱心企业纷纷响应,踊跃奉献爱心,现场捐赠“大爱沂南 慈善助残”关爱基金29万元。这些善款将被妥善用于助残公益项目,为残障群体带来更多希望与温暖。我们还向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大米、面粉、面条、饼干等生活物品,为在校残疾孩子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山东泰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奉献爱心,向这两所学校捐赠100箱小肽酸奶,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强化宣传,慈善文化影响更深远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的灵魂。总会进一步加大慈善文化宣传力度,拓展慈善文化宣传渠道,力求将慈善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感人。在宣传渠道上,我们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线上,充分利用总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这两个重要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慈善资讯,让每一位关注者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慈善动态。线下,我们积极主动地与中华慈善杂志社、市慈善联合总会、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和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让慈善新闻资讯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传播,宣传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年共在慈善杂志社、公益临沂、沂南首发等媒体上发布慈善资讯98篇,收到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8月份,成功举办了2024年“慈善之夜”助学晚会,为慈善助学功勋单位和先进单位颁发荣誉奖项,表彰他们在慈善助学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不仅激励了更多企业投身慈善助学事业,也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起到了很好的慈善宣传作用。在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积极与其他县区慈善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慈善文化的传播,先后到蒙阴、罗庄等地交流学习慈善文化。为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积极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将慈善文化融入到教育全过程。在沂南小学落成了少年诸葛亮铜像,在苏村中学落成了孔子雕像,在沂南中学建设了慈善文化长廊、孝德文化广场、雷锋广场等,营造学习榜样、崇德向善、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校园环境,促进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加快推进慈善文化广场建设,在县慈善总会办公区、后中疃社区、辛集社区建设了慈善文化广场,设置了慈善宣传栏、公告栏、慈善故事、公益广告等内容,让慈善文化深入人心,营造了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健全制度,慈善志愿服务更高效

        为构建更为完善、高效的慈善体系,总会进一步加强慈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慈善事业发展根基,提升慈善服务质量与影响力。在志愿者培育与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强化志愿者阵地建设。为各类慈善公益组织提供赋能支持,全面提高慈善志愿服务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沂南特色且有影响力的慈善志愿服务品牌。为进一步凝聚慈善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工作协同开展,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县慈善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界湖街道后中疃社区慈善社工站、辛集镇房家庄子村慈善社工站及孝善食堂建设情况。在现场交流与经验分享中,针对慈善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慈善志愿工作规范化、有序化开展;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流程与内容;三是积极为慈善社工站、公益组织赋能,提供资源对接、能力培训等支持,激发其内生动力;四是强化团队协作与沟通机制,促进不同慈善志愿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五是注重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提升慈善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同时,为推动慈善工作与基层社区工作深度融合,联合县委社工部深入调研城市社区慈善工作,探索慈善助力社区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将慈善工作有机融入社区日常工作,实现同心共建与慈善事业的紧密结合,让慈善志愿服务更贴近群众生活。目前,全县已建成慈善社工站40处,慈善志愿服务队50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慈善志愿服务网络。沂南县慈善助老志愿服务团及各分团分工明确、协同合作,能够针对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服务,为全县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坚实保障,让慈善助老志愿服务成为我县慈善事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五)拓展联络,慈善合作领域再扩大

        为积极探索慈善事业发展新路径,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全县慈善工作,我们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创新思维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依托驻外流动党员党委设立慈善驻外联络处的举措,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的驻外联络处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9月,县慈善总会驻沪联络处在上海落地生根,进一步拓展了慈善事业在华东地区的影响力;12月,驻苏州联络处也顺利挂牌成立,为在苏州的沂南老乡提供了回馈家乡的有效平台。这些联络处的设立,为我县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连接家乡与外界慈善资源的重要纽带。截至目前,驻外联络处已成功为家乡联系促成4个慈善项目,切实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我们还积极开展跨区域慈善联动,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新区代表处、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山西省晋城市慈善总会、陵川县慈善总会、河南省襄城县慈善总会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入交流与协商,我们与这些慈善组织达成了重要共识,在孝老敬亲、慈善助学、扶危济困、医疗救助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跨区域联动,不仅整合了各方慈善资源,也为我县慈善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为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我们先后到临沭县、河东区及江苏淮安开展慈善工作考察交流学习,共同研究落实措施。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在慈善组织管理、项目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拓展了我县慈善事业发展新的视野,开阔了工作思路。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县慈善总会将继续秉持“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难,为爱心企业服务”的宗旨,以创新为驱动,以担当为己任,积极主动作为,全面开启慈善事业发展崭新篇章。

(一)多元募资,广聚善源

         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同心共建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慈心一日捐”和“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通过提前部署动员、广泛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募捐的覆盖范围,争取更多配捐资金,为慈善事业汇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深度挖掘沂南籍在外工作和创业成功人士的人脉资源,在巩固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慈善募捐成果的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募捐渠道。持续加强与省、市慈善总会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支持,实现募捐工作的扩面增效。

(二)精准救助,情暖人心

        紧紧围绕2025年度慈善项目计划实施救助项目,深入开展“助老、助童、助医、助学、助困、助残”等全方位慈善救助行动。抓好“困境儿童筑梦行动”“沂蒙学子圆梦行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孤残老人扶助行动”“特困人群救助行动”五大主题活动。持续推进“情暖夕阳”“大爱沂南·暖冬行动”“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等特色项目实施。始终聚焦困难群体,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不懈努力。

(三)弘扬善风,厚植善土

        借助新闻媒体等多元宣传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渠道,深入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慈善精神,精心培育慈善文化,广泛宣传慈善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心怀慈善、关心慈善、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吸引社会各界和更多有识之士加入慈善队伍,让热心慈善、参与慈善成为社会新风尚。一是充分发挥慈善总会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优势,对重要慈善活动进行及时报道,传递慈善信息;二是规划建设县、乡、村、企慈善文化广场,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扎实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慈善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三是精心举办2025“慈善之夜”暨“大爱沂南·情满阳都”助学晚会,搭建慈善文化交流平台,凝聚社会爱心力量。

(四)强基固本,提升善能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严格内部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慈善业务深度融合,为全县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恪守慈善宗旨,依照章程规范运作。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认真落实2025年慈善工作计划,不断提升慈善总会的公信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积极开展对外学习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学习先进慈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四是年内设立沂南县慈善总会驻济联络处、驻青联络处,进一步扩大慈善工作覆盖面,广泛争取更多慈善捐赠。

        各位理事、同志们,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以及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慈善事业必将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更加富裕美好沂南贡献慈善力量!

捐赠方式

1.现金捐赠:办公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双创科技园B区G1-1 邮编:276300

2.银行转账捐赠:户名:沂南县慈善总会

账号:818670101421056000

开户行:临商银行沂南支行

备注:请注明捐款用途

联系电话:财务部:3236958 募捐部:3236880 救助部:3236883

Copyright Right 2021 沂南县慈善总会 鲁ICP备19042957号-1

技术支持:镕新科技

公益宝医疗救助平台

慈善沂南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申请救助

扫一扫关注沂南县慈善总会